本文最初揭載於珍珠特刊 2025-2026。
縱使珍珠行業在2025年面臨全球政治和經濟挑戰,但業界展現出非凡韌性,保持靈活變通,並充分受惠於新興市場的機遇及消費者對有意義購物體驗的需求,成功渡過難關,穩步發展。
東南亞買家尋求奢華、可持續性和多功能性兼具的珠寶,與珍珠的特質不謀而合,從而推動行業增長。南洋白珠和金珠在環球市場維持強勁的需求,而較小型又品質優良的日本Akoya珍珠,則對精明的年輕消費者吸引力日增。
珠寶設計也在不斷進化,曾經被稱為「祖母的珍珠」的老氣飾品,如今正迎來令人興奮的升級,包括可作腰帶點綴的珍珠胸針、身體綴鏈,還有以數字形式存儲個人回憶的NFC芯片珍珠。
隨著需求上升,珍珠商必須在滿足供應和保育珍珠的產地之間取得平衡。行業領導者實施創新的養殖策略,以保障牡蠣的生存率,還投資改良珍珠的顏色和品質,並維持牡蠣的基因多樣性以提升健康,從而培育出一種貴乎韌性、修復和再生的珍珠文化。
市場穩健樂觀
2025年年初雖然接連出現戰爭衝突、美國關稅和經濟不穩定等宏觀挑戰,但仍然無損南洋珠的強勁銷情,超出了市場預期。
Jewelmer首席執行官Jacques Christophe Branellec指出,東南亞市場的強勁需求推動南洋金珠的增長勢頭。他解釋道:「東南亞地區的市場不斷擴大,日益追求工藝精湛、意義非凡的奢侈品。」
麗雅珠行的李小虎表示,該公司拍賣會的結果反映出,南洋白珠在東南亞、日本和中國市場表現不俗,高端買家偏好頂級圓形珍珠,而巴洛克珍珠和芥子珠的熱度也有增無減。
行業通過積極適應和戰略營銷來應對奢侈品市場的逆風。Branellec指出,電子商務和社交媒體是吸引年輕買家的關鍵,能讓年輕買家認識Jewelmer,並瞭解南洋珍珠世界。
南洋珠、大溪地珠和Akoya珍珠的價格在2022至2023年的市場波動後趨於穩定。日本真珠輸出組合(JPEA)理事長覺田讓治指出,當珍珠價格回穩後,美國及其他市場的買家或會開始購買珍珠。另外,他提及到消費者逐漸愛上小巧實惠且品質優秀的日本Akoya珍珠。
覺田讓治說:「消費者拒絕在品質上妥協,因此他們選擇尺寸較小或形狀不同的珍珠,這些特性並不影響珍珠品質。」
南洋珠和大溪地珍珠貿易商不約而同地表示,小型優質珍珠的需求不斷增長。覺田讓治透露,直徑8毫米至10毫米的「小尺寸」南洋珍珠中,擁有絕佳顏色和光澤的珍珠備受青睞。同時,半圓形、短橢圓形和鈕扣形珍珠也漸受追捧。
匠心獨運
珍珠首飾設計在持續蛻變,其多元化搭配頓成焦點。歐洲珍珠專家Gellner的作品證明珍珠首飾充滿時尚感。
該品牌的「波浪」鉑金戒指,鑲嵌一顆濃冰藍色Marutea珍珠和68顆鑽石,展現出珍珠的時尚魅力。該戒指在2025年Inhorgenta珠寶大獎中榮獲「年度高級珠寶獎」,進一步鞏固了珍珠作為現代奢華象徵的地位。而全新的Salt 『N Pepper系列則採用了色澤更深邃的大溪地珠、Akoya珍珠和灰白色鑽石。「這系列廣受好評。」創始人Jörg Gellner說道。「鑑於金價高企,我們在2025年專注於鉑金材質。」
Jörg表示,在不確定的經濟背景下,珍珠在2025年年初依然表現強韌。這家主要服務歐洲客戶的公司找到了定價的關鍵點。Jörg解釋道:「零售買家樂於付出10,000歐元(約11,700美元)購買珠寶,但超過這個價位就會顯得猶豫。5,000至10,000歐元(約5,800至11,700美元)範圍的購買活動有所增加,表明消費者仍然渴望享受奢華,但態度更加謹慎。」
時至今天,創新設計的銷量呈強勁上升勢頭,經典款珍珠串鏈的需求仍然穩固,但已不再是銷售的主導力量。蒂芙尼和寶詩龍等大型品牌進一步推動了珍珠的復興,鞏固了在當代奢侈品領域的地位。
提升與革新
隨著海水溫度上升等環境變化正影響著牡蠣的存活率,Jewelmer通過監測孵化場的運作和選擇性育種來識別適應力強的品系,以提升幼牡蠣的存活率。
Branellec指出:「這些強健的牡蠣為珍珠養殖業帶來希望。」嚴格控制養殖環境還能改善水質,同時修復海洋棲息地。
Jewelmer成立的「拯救巴拉望海洋基金會」,在其養殖場附近的沿海社區實施生計項目。Branellec稱:「可持續發展塑造了奢侈品的未來,而再生式養殖的珍珠正完美地體現了這一趨勢。」
麗雅珠行的李小虎表示:「珍珠品質是環境健康的指標。培育頂級珍珠需要維持健康的生態環境。我們成立了15年的養殖場體現了我們在保護生態系統方面的努力。珍珠品質和顏色也得到持續的改善。」此外,該公司還為其養殖社區提供住房、就業和教育機會。
JPEA的覺田讓治強調,珍珠的再生特性是吸引新市場的契機。創建真正可持續的社會需要採取恢復和振興自然世界的措施。這種從「淨零」(減少危害)到「淨正效應」(積極改善環境)的轉變,為養殖珍珠創造了新機遇。
日本珍珠養殖場通過多項舉措以實現生態修復,包括將廢棄漁具回收再利用製成新設備、對Akoya珍珠牡蠣的碳截存能力進行研究,以及對珍珠養殖場開展環境影響評估。
覺田讓治指出,保持Akoya珍珠牡蠣的基因多樣性,對於提升環境恢復力不可或缺。然而,目前的人工採苗方式可能會降低其多樣性。
一項關於Akoya珍珠牡蠣基因組的日本研究揭示,遺傳異質性可培育出更健康、免疫力更強的牡蠣,使養殖戶能夠評估近交程度,並更有效地選擇育種親本。
覺田讓治續說,「Akoya牡蠣參考基因組」於2022年建立,現在可以對基因多樣性進行定量分析。Mikimoto珍珠實驗室為珠農提供基因組分析,以提升多樣性監測的成效,並降低牡蠣的死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