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JWA可持續發展大獎今天公佈得獎名單,七家來自中國内地、香港、印度、意大利、美國和越南的獲獎企業,彰顯了環球珠寶行業對積極變革的承諾。頒獎典禮於環球盛事 | 九月香港珠寶首飾展覽會(簡稱九月珠寶首飾展)上進行。
該獎項由Informa Markets Jewellery主辦,共設有五個類別:環境管理獎,社區促進獎,成就可持續未來科技獎,多元、公平及包容獎,以及可持續發展領袖獎。
Informa Markets Jewellery珠寶展覽部總監劉小雯稱:「我們收到的提名都非常出色,每間企業都有值得表揚之處!可持續發展固然是與商業成就相輔相成的,但當一間公司的核心使命超越了財務收益考量時,其影響力就會呈幾何級數擴散。正如評委們所觀察到,可持續發展不止於把業務做好——當企業推動積極的影響時不是鑑於其自身的利益,而是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意義深遠的變革就會從而展開!」
隨着消費者的期望不斷演變,可持續發展已不僅是一種選擇,而是企業賴以生存所必需的。她續說:「企業須把可持續發展視為身份的一部分,而不是其需要做的事情。我們相信,這正是2025年獲獎者所追求的理念。」
2025年JWA可持續發展大獎得獎名單:

頒獎典禮將於9月17日在全球最大型珠寶採購盛會——九月珠寶首飾展的開幕酒會上舉行,地點是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大會堂前廳。此外,得獎及入圍機構將獲邀出席在展會期間舉辦的「可持續發展領袖論壇系列」,分享他們鼓舞人心的經驗。
獲獎者由珠寶行業內外不同領域的傑出專家選出。評審團包括:世界黃金協會(WGC)可持續發展戰略主管及國際珠寶首飾聯合會(CIBJO)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John Mulligan,道德金工主席及Grandview Klein Diamonds可持續發展總監Brandee Dallow,上海鑽石交易所副總裁袁文瑤,高力亞洲環境、社會及管治(ESG)諮詢服務董事劉德安,以及美妝產品包裝解決方案供應商Meiyume可持續發展董事Jan Porter。
John Mulligan說:「很高興能夠參與表揚今年JWA可持續發展大獎的獲獎者!評審過程既充滿挑戰又讓我感到滿足,皆因各項提名的深度和質量都很高。看到那麽多珠寶企業,在不同的環境和社會範疇中推動進步,致力產生意義非凡的影響,讓我感到非常欣慰!我希望獲獎者能夠激勵其他公司,抓緊機會實現共同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並擴大其成為變革推動者的雄心。」
Brandee Dallow表示,今年的獲獎者在可持續發展取得了有意義的進展,並奠下標竿典範。
她分享道:「他們的行動表明,在當今的商業環境中,目標和利潤是可以共存的,而且是必須共存的!獲獎企業不但滿足了永續發展的期望,還通過透明度、創新和問責來重新定義這些期望,並為業界提供了明確的基準。對於仍在努力取得進展的公司來說,獲獎者親身示範了如何將可持續發展納入核心戰略,而不只視之為附加項目,這才是真正的承諾!」
Jan Porter補充,獲獎者凸顯了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則:好好衡量成果,才能進行管理。
他説道:「所有決賽入圍者在推進其影響範圍内的可持續發展計劃時,都表現得非常突出。然而,各類別的獲獎者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從其計劃中產生了切實、可量化的影響。祝賀所有獲獎者,希望你們繼續努力!」
袁文瑤也表示,在她細讀提名資料時,每每感到驚喜和感動。「在整個世界經歷着深刻變化之際,這些企業為行業提供了具有啟發意義的範本。所有參評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明確以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作為企業的戰略目標,落實到長期的實踐之中。這一切說明了一點:一家企業要持續發展,必須兼顧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希望這些美好的實踐樣本,能通過JWA大獎的平台傳遞給整個珠寶業界。」
第二次擔任評委的劉德安的觀點,也道出了評審團的熱枕。
「連續兩年擔任評委,讓我感到非常振奮!今年的評選十分激烈——在汲取了去年的經驗後,企業今年提交的内容更上一層樓。儘管面臨全球挑戰,但他們在推進淨零排放和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努力,都更加出眾。在五個獎項類別中,他們都在堅持創新、引發變革。這不僅展現了他們的熱誠,還可以激勵各行各業的公司推動可持續創新!」
獲獎者簡介
環境管理獎:
Hari Krishna Exports Pvt Ltd

Hari Krishna Exports由Dholakia兄弟Savji、Tulsi、Himmat和Ghanshyam於1992年創立,總部位於孟買,在蘇拉特設有鑽石製造基地。如今,公司的拋光鑽石出口到100多個國家。
2024年,該公司加強了其主要環保舉措,包括:
- Mission River:一項全面的河流和流域復興計劃,振興了超過160個水體,並節約了360億升水。
- Mission 102030:一項為期十年的造林和增強生物多樣性的項目,目標是至2030年種植1,000萬棵樹,至今已經種植了超過350萬棵(2024年種植了約50萬棵)。這項目改善了貧瘠的景觀和恢復生態系統的活力,同時亦推動賦權予當地社區。
社區促進獎:
Shop LC

1980年,Shop LC的母公司VGL成立,從事寶石製造。數十年來,該公司走遍世界各地尋找稀有寶石,並製成高級珠寶,銷往全球主要零售商。該集團分別於2006和2007年,進軍英國和美國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市場,其使命是憑藉直接採購和製造能力,為客戶提供卓越的價值。2017年,Shop LC(Loving Care的縮寫)開始在家居、時尚等領域提供各種商品。現時,Shop LC不僅是一個購物平台,更是一種基於工藝、全球採購、卓越和產生有意義影響的沉浸式體驗。Shop LC通過其Your Purchase Feeds計劃,迄今已捐贈了超過5,400萬份餐食。該公司表示,該計劃才剛剛開始,目標是到2040年,每天提供100萬份學校膳食。
成就可持續未來科技獎:
深圳市金雅福首飾製造有限公司

深圳市金雅福首飾製造有限公司於2012年成立,是躋身中國企業500強的金雅福集團旗下黃金珠寶事業部的全資子公司。該公司擁有逾700名員工,開創了「C2M黃金首飾定製平台」。該系統突破了黃金珠寶行業的傳統局限,集成人工智能驅動的定製功能和先進的工藝技術,以銷售帶動的生產方法,來滿足個性化消費需求。這個突破性的解決方案,顛覆了長期以來主導黃金和珠寶行業的傳統標準化和基於庫存的模式。該公司觀察到,自推出黃金定製業務模式以來,其營運效率有所提高,庫存周轉率從傳統方法下的30天加速到僅15天,同時將資本持有成本降低了80%。
多元、公平及包容獎:
南京寶姐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寶姐科技有限公司是福布斯中國新銳品牌BOJEM(寶姐)珠寶的母公司。BOJEM由趙藝和珠寶藝術品收藏家張驥於2014年聯合創立,擁有超過500萬粉絲(其中88%是女性),並通過說故事和社區參與的方式來促進多元性。從一開始,該品牌就秉承和諧中的多元,無界限的美麗的理念。如今,女性佔BOJEM員工總數的85%以上,其中70%擔任管理職位,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性別平等已正式納入員工手冊,並通過第三方審計執行,根據培訓參與情況、滿意度和技能提升成果,評估公司內部的發展機會。2024年,培訓參與率達到95%,對培訓計劃的滿意度為90%,而80%的員工表示培訓直接提高了他們的工作技能。
可持續發展領袖獎:
Legor Group SpA

45年來,Legor是貴金屬科學領域的專家,一直致力將金屬轉化為用於珠寶和時尚配飾生產的優質合金、粉末和電鍍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可靠、安全和高性能的產品。在Legor的創辦原則中,保護地球和人類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其所屬行業中,Legor是迄今為數不多能夠證明其產品完全由貴金屬(金、銀、鉑、鈀和銠)製成的公司之一,這些貴金屬100%來自經過驗證的產銷監管鏈中的回收來源。Legor在2022年10月獲得UNI EN ISO 14021:2021 認證,現在可以保證其產品中的一些非貴金屬也來自100%回收來源,是一種符合迴圈經濟原則的道德選擇。
可持續發展領袖獎:
Phu Nhuan Jewelry Joint Stock Company (PNJ)

PNJ成立於1988年,被公認為越南最著名的珠寶製造商和零售商之一。目前,該公司在全國經營400多間零售店,並擁有三家子公司,其近9,000名員工的隊伍當中,包括1,700多名經驗豐富的珠寶工匠。PNJ獲得全國認可的企業社會責任舉措包括:「零盾」迷你超市、「温暖擁抱」教育活動、安全孕產之旅、提高越南兒童自閉症的認知、乳癌支援計劃和快樂年輕家庭等項目。PNJ在2024年取得了創紀錄的業績,凈收入增長14.1%,稅後利潤增長7.3%,創下公司歷史最高利潤水平。強大的財務管理,加上模範的ESG實踐,使PNJ在越南可持續發展指數(VNSI)中佔有一席之地,凸顯了公司對公司治理、環境管理和社會責任的承諾。
可持續發展領導獎:
Valentine Silver International

Valentine Silver International 由 Valentine Group 於2004年創立,專門從事925純銀、黃金和黃銅時尚首飾業務,產品採用150多種天然寶石;如今,公司獲印度政府認可為「明星出口企業」,所有產品均銷往國際市場。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所帶來的可衡量影響,在其業務的各方面——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創新等都顯而易見。其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將這些目標融入其核心價值觀,並以數字、以人為本的實踐和可複製的框架為後盾。Valentine Silver的創造力,體現在把生活日常變為不平凡:將塵土變為白銀、將廢物轉化為藝術、將學生培養成變革者、將工業區化作綠化區域。2024年,該公司因應環球生態和社會責任趨勢,策略性地開發了新產品,成功吸引注重可持續發展的客戶,相關的全球訂單增長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