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寶石和珠寶首飾業期望以創新產品和渠道、多元化市場策略,以應付美國關稅、經濟不明朗因素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所帶來的衝擊。
在6月19日舉行的寰亞盛會 | 六月香港珠寶首飾展覽會 (簡稱JGA)媒體聚會上,香港多個珠寶業協會的領袖表示,其會員正透過產品和渠道創新,同時積極拓展新興市場,將挑戰轉化為機遇。
中國香港鑽石總會(DFHK)創會會長馬墉宜指出,寶石及珠寶首飾業在過去數年面對重重挑戰,包括中國經濟復甦緩慢、培育鑽石競爭加劇、地緣政治壓力及美國加徵關稅等。他表示,部分挑戰正在逐步緩解,業界正憑藉其適應能力、合作和創新精神應對當前困境。
馬墉宜說:「美國對所有國家加徵關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為全球業界創造了合作的空間,促使大家共同努力,在其他國家和地區之間發掘新的市場機遇。」
DFHK 主席姚蔚然強調,產品和平台創新是持續增長的的主要推動力。除了開發具有吸引力的新產品和概念外,製造商還需積極探索多元化的平台和渠道,更高效地接觸目標客戶。他說:「結合展覽、數碼平台、社交媒體及傳統渠道的綜合策略,已被證明對香港的商貿非常有效。」
其他市場
拓展新市場是香港珠寶業者的另一項重要策略。
姚蔚然表示:「雖然美國是香港的主要市場,但我們可以開拓其他地區,例如對鑽石和珠寶的需求仍然強勁的中東。」
香港珍珠商會會長施浩然也指出中東是香港珍珠業的強大市場。他認為,印度和東南亞同樣具有良好的增長潛力。
施浩然說:「雖然以往我們認為菲律賓市場規模較小,但目前當地市場正呈現穩健的增長態勢。印尼也展示出巨大的潛力,其直播電商在珍珠產品銷售方面表現活躍。」
他補充道,越來越多男士佩戴珍珠首飾,這對香港珍珠業而言是個好兆頭。
香港珠寶玉石廠商會(HKJJA)會長陳偉立也指出東南亞的商機日益增加。
陳偉立說:「香港公司正迅速適應美國的關稅政策,並積極開拓新市場。東南亞市場的巨大潛力及其毗鄰香港的地理優勢,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發展機遇。我們正在該地區尋求製造業合作夥伴,憑藉香港的免稅政策和優越的營商環境,許多東南亞公司都希望與本地企業合作。」
香港寶石廠商會執行會長張景顏強調,中國內地的業務前景樂觀,而香港珠寶製造業廠商會聯席主席(展覽事務)Tommy Lee 則透露,業界也努力應對高金價對生產過程帶來的影響。
免稅樞紐
商貿領袖也強調香港作為珠寶貿易樞紐的重要地位。姚蔚然說:「香港是自由港,我們歡迎全球買家和參展商來港開展業務。」
馬墉宜指出,香港的韌性、適應力和創新力是其成為蓬勃發展的珠寶樞紐的成功因素,其免稅地位也使其成為理想的貿易平台。
他解釋道:「全球業界一直都感到擔憂,現今的商業周期與過去60年有所不同。以往經濟周期呈現明顯的繁榮與衰退交替,但現在情況似乎並非如此。市場正在復常,雖然與以往的景象不同,但我們正通過合作與創新,創造新的常態。」
馬墉宜表示,他預計年底前市場將會企穩,並在未來幾年逐步好轉。他說道:「我對未來仍然保持樂觀。珠寶需求與經濟增長息息相關。如果人們收入上升,對未來充滿信心,他們自然會增加消費。我們必須繼續努力,攜手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