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初揭载於 《JNA亚洲珠宝》11/12 月號。
珠寶商認為2025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多方面的宏觀風險正影響著整個價值鏈的業務——從採礦、製造到零售。
在阻礙業界發展的不利因素中,美國關稅的影響最為顯著。 該關稅政策最初由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2日公佈,其後經歷多次調整,部分品類仍在談判中。
然而,其影響已不言而喻。除針對特定國家的關稅外,現行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基礎關稅,已嚴重衝擊珠寶、寶石及其他相關材料輸往美國市場的貿易。
印度是美國寶石和珠寶的主要出口國,目前要面對50%的關稅,但隨著貿易談判的進展,情況仍有轉機。其他主要珠寶和寶石樞紐也面臨高額關稅:泰國19%、土耳其15%、巴西50%、斯裡蘭卡20%等。
今年9月,安特衛普世界鑽石中心(AWDC)宣佈,經過美國與歐盟委員會的密集談判,歐洲生產的拋光鑽石進入美國市場將可豁免15%的標準關稅。
10月中旬,川普曾揚言對華進口商品加徵100%關稅——此前雙方才剛就取消高額關稅達成協議數月。 截至發稿時,雙方尚未就此達成共識。
同時,黃金價格屢創新高的情況亦令市況雪上加霜。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的數據,於10月8日金價達到每盎司4,000美元,是2025年以來第45次刷新紀錄。 短短一個月內,金價從每盎司3,500美元飆升至4,000美元以上。截至2025年10月22日,金價每盎司4,082.51美元。
諸多變數同時發酵,包括經濟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對珠寶商而言,這一切似乎百上加斤——他們不僅要應對持續的市場波動和黃金價格上漲,還需承擔向全球最大珠寶市場美國運輸商品的額外成本。這些影響已在近期結束的珠寶展上浮現,中國香港和土耳其的參展商表示買家下單態度謹慎。
整體行業信心低迷,隨著全球貿易的不明朗因素持續增加,不少從業員選擇審慎觀望。然而,面對嚴峻形勢,珠寶與寶石企業正通過實施創新策略、開拓新興市場及加強業界合作,形成協同效應,在逆境中展現出非凡韌力。
市場調整
高級珠寶製造商Sofragem Co Ltd執行總監Cedric Garnier表示,買家正努力應對金價高企與經濟政治動蕩的雙重打擊,加上關稅問題,下半年形勢尤為嚴峻。
中檔珠寶製造商受金價衝擊而舉步維艱,而大眾市場產品生產商則正逐步轉向其他金屬及培育鑽石。頂級定制珠寶的銷情仍然暢旺。
Mousson Atelier聯合創始人Alexander Sokolov解釋道,由於市況不穩,零售商態度越趨謹慎,不願接受當前商品定價,部分商家甚至堅持以寄售模式採購。
他說:「這確實是個挑戰。不過像我們這類製造商,即使金價高企仍然繼續生產珠寶首飾。」
Lume Creations Co Ltd總監Abhishek Rawat與Garnier所見略同,認為在動蕩的市場環境中,高端珠寶表現強勁。
「高品質珠寶和創新設計依然受到追捧,」他指出。「例如批發價介於4,000至5,000美元、零售價約10,000美元的珠寶銷情特別理想。」
Rawat補充,買家持續查詢高價商品,創意系列也廣受注目,反映市場穩健,較年初顯著改善。
更重要的是,這可能意味著行業正朝著積極方向發展,加上聖誕節、春節和印度婚禮季等重要購物時節即將到來。
深圳市粵豪珠寶有限公司品牌副總裁翁祥榕指出,該公司提供金飾、鑽石及彩寶首飾等全品類產品。2025年黃金首飾需求強勁,其中包括創新設計的24K硬足金首飾系列,廣受市場歡迎。由於黃金在中國市場佔據主導地位,翁祥榕對中國珠寶市場復蘇前景表示樂觀。
翁祥榕透露,暢銷產品包括融合木材、羽毛等非常傳統材質的24K黃金飾品——這種實驗性融合設計,吸引了追求個性化的時尚前沿消費者。
PAJ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Felix Chen表示,2025年珠寶行業發生了巨大變化,主要源於川普的保護主義政策。 2024年疫情後業務曾強勁反彈,但美國關稅政策打擊了復蘇勢頭。該公司主要生產銀飾。
「真正的挑戰並非關稅本身,而是其不可預測性,」他解釋道。「稅率持續變動,導致供應鏈規劃和生產安排困難重重。」
他補充道,零售商因擔憂不明朗因素和經濟衰退而不敢制定長遠計劃,如今往往拖到最後一刻才下單。與此同時,製造商必須應對客戶的緊急訂單,交貨週期從過去的8至12周,壓縮至2至4周。
全球彩寶市場則在2025年經歷重整,各地區的需求差異顯著,消費者購買力差距也繼續擴大。
德國彩寶專家Chq GmbH執行董事Jason Chen指出,該行業正面臨多股經濟逆風,尤其是中國市場持續低迷。
Chq GmbH在意大利、德國和中國設有生產工廠,服務亞洲、歐洲和美國的多元化客戶群。Chen指出,儘管高品質彩寶價格飆升,但中國和東南亞市場的需求卻未能同步增長。
中等品質寶石銷量疲軟,而10至20克拉藍寶石、5至6克拉紅寶石等頂級大克拉寶石需求依然穩定。
「2025年的業務受到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中國經濟尤其疲軟,」他解釋道,「中國買家偏好頂級紅寶石、祖母綠和藍寶石,對其他寶石興趣不大,但實際購買表現仍顯遲緩。」
而歐美市場的需求則保持平穩,可是主要以商業級或低端寶石為主。
該行業面臨的關鍵挑戰在於歐美消費者行為的根本性轉變,特別是年輕群體對購買昂貴珠寶的猶豫日益加劇。 為應對這一趨勢,Chq GmbH正著力於創新與定制化服務。
Chen表示:「我們的策略是提供更個性化的產品,包括寶石切割和珠寶設計,必須具備創新性才能吸引年輕一代。」
珍珠行業方面,中國香港珍珠專家麗雅珠行總監李小虎指出,美國關稅引發的全球貿易緊張局勢、政策不確定性、通脹及高利率正持續加劇企業壓力。
這些因素成為2025年增長的主要阻礙,高度依賴美國及其他西方市場的珠寶企業尤其受到迎頭重擊。
「無論哪個市場,消費者支出普遍萎縮,我們行業也受到衝擊,」李小虎解釋道,「但麗雅珠行的分銷渠道相當多元化,部分主要買家位於亞太地區,這至少降低了我們面臨地緣政治的風險。」
戴比爾斯集團鑽石貿易高級副總裁Paul Rowley表示,2025年初市場形勢有所好轉,企業活動回暖,價格趨於穩定,直至美國關稅政策擾亂了業務。
及後,中國需求開始反彈,消費端呈現積極態勢。大型零售商報告的業績令人鼓舞,不僅金飾銷情向好,鑲嵌寶石的珠寶同樣表現亮眼,大克拉鑽石銷量顯著攀升。 在需求疲軟背景下,補貨與庫存補充活動增加,表明此前扭曲市場的供應過剩狀況已緩解,商品開始再次流通。
他補充道:「中國經濟形勢好轉,消費者購買奢侈品信心增強。 自購需求表現活躍,但我們期待婚慶需求也能回升。」
Rowley還指出,2025年對珠寶業而言可謂寸步難行,並強調:「這是我從業40年來遭遇過最嚴峻的週期之一。多重因素交織形成完美風暴:從疫情、俄烏戰爭及俄羅斯鑽石制裁,到培育鑽石的打擊、中東衝突和美國關稅政策。 自二戰以來,我們從未經歷過如此劇烈的震蕩。」
籌劃未來
放眼未來,珠寶企業可通過拓展業務獲益。Sokolov表示,他頻繁出差以開拓新市場並尋找潛在客戶。
PAJ公司的Felix則採取了多項措施來緩解美國關稅的影響。當預見到川普政府的政策轉向後,該公司收購了曼谷的一家工廠,將此前集中在中國的生產力進行分散佈局。 如今曼谷廠房承擔了美國市場大部分訂單的處理與交付。
該公司的東歐、中東地區,以及電商領域的業務持續增長。 後者往往由精通物流與電商運作的年輕領導層推動。
與此同時,部分製造商正轉向其他貴金屬領域,以滿足黃金替代品日漸增長的需求。 例如日本珠寶商Kuwayama正將目光投向鉑金領域。
「我們重點開發鉑金珠寶,已取得令人鼓舞的進展。 市場似乎正逐漸遠離曾經表現最佳的黃金,但隨著金價不斷飆升,這種趨勢正在改變。」Kuwayama海外業務發展總監兼負責人Noriyuki Kamei解釋道。
鉑金具備卓越的特性,包括耐久性、光澤度和投資價值,對尋求有意義消費的顧客極具吸引力。Kamei表示,該公司的鉑金男士珠寶系列銷量亮眼,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東和印度備受買家喜愛。
Kuwayama的主要市場分布於日本、泰國、中國、越南和菲律賓。
他補充道:「展望2026年,我們認為經濟發展向好,市場增長勢頭加強。受惠於鉑金鍊需求上升,印度將成為我們明年的重點目標市場。」
行業協會同樣在採取措施協助會員企業應對不確定時期。 香港珠寶製造業廠商會主席李肇唐表示,協會定期向會員通報美國關稅政策動態,並提供其他可開拓市場的信息。
中國香港企業正聚焦創意設計,並深入瞭解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李肇唐透露:「協會還與銀行接洽,探討如何在當前不確定時期獲得財務支持。」
香港鑽石總會創會會長馬墉宜指出,中國內地與中國香港經濟復蘇跡象令人鼓舞,下半年尤其明顯。
馬墉宜說:「寶石及珠寶行業今年不得不應對關稅政策所帶來的不確定因素。我們能做的就是順應形勢調整策略。年初時的影響尚不明顯,因為許多鑽石在主要關稅實施前已運抵美國。」他續指關稅政策實施後,將繼續推出臨時措施支持珠寶生產。
馬墉宜對行業前景持樂觀態度,認為最艱難時期可能已過去。「除依賴美國市場的出口商外,整體經濟將實現反彈。環球利率正逐步下調,各國政府也在鼓勵消費。」
而戴比爾斯的Rowley預計,儘管存在關稅問題,美國感恩節和聖誕節銷售季仍將表現良好。
他指出;「美國本土有大量鑽石庫存。其他市場同樣活躍,例如越南、韓國、阿聯酋、巴林和沙特阿拉伯。總而言之,我對行業朝著正確方向發展感到鼓舞。」
戴比爾斯還通過每年削減約1.3億美元成本,精簡業務並聚焦新戰略,進一步強化鑽石品類,從而實現了生產與業務的重組。
其新成立的拋光鑽石部門協助客戶在戴比爾斯體系內採購特定鑽石,同時旗艦產品「漸變沙漠鑽石」(Desert Diamonds)已在美國上市,近期更登陸中國市場。其珠寶品牌體系也完成重組:高端珠寶品牌戴比爾斯倫敦(De Beers London)在巴黎開設旗艦店,而Forevermark現已成為印度本土專屬品牌。
Rowley說:「現時,我們在印度擁有約10家Forevermark門店,目標是在2030年前實現全國百家門店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