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初揭载於 《JNA亚洲珠宝》7/8 月號。
翡翠擁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意義,在中國文化中被視為財富、地位和繁榮的象徵。華人消費者更是對它情有獨鍾。隨著年輕一代買家的崛起和更多創新設計的出現,中國的翡翠市場正進入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新時代。
根據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GAC)發佈的《2024年中國珠寶行業發展報告》,2024年包括翡翠在內的玉石首飾零售額達980億元人民幣(約136億美元)。這佔中國珠寶銷售總額的13%。政府數據進一步顯示,玉石首飾仍是中國第二大珠寶首飾類別,僅次於黃金首飾。
根據GAC、德宏州新媒體協會和翡翠珠寶商翡翠王朝聯合發佈的《2024中國翡翠產業發展白皮書》,以直播加短視頻為代表的內容電商崛起,成為主要的銷售和營銷平台,無疑是中國翡翠業的增長引擎。
中國德宏州新媒體協會正致力促進珠寶玉石翡翠直播行業及社交媒體等渠道,朝著規範、健康的方向發展。
投資吸引力
業內人士表示,翡翠是中國市場的寵兒,需求相對穩定。近年來中高端翡翠的需求表現最為強勁,這主要歸因於年輕客戶和富裕收藏家對翡翠的興趣日漸濃厚。
買家也越來越眼光獨到,他們不僅被翡翠的獨特魅力所吸引,也日益青睞其收藏和投資價值。
翡翠專家安東珠寶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香港玉器商會副主席朱錦榮表示,翡翠的稀有性、文化意義和持久價值使其成為華人收藏家和投資者的首選。
翡翠的投資吸引力還受惠於其在經濟低迷時期的價格彈性。朱錦榮說:「在過去幾年里,最頂級翡翠的價格平均每年上漲約20%。」
專營稀有寶石和高級珠寶的創一珠寶有限公司董事陳植琳也指,珠寶的價值是客戶做出購買決定時的關鍵考慮因素。
陳植琳解釋道:「客戶偏向購買可以在數年,甚至數十年內保值或升值的珠寶。」
在拍賣會和零售市場上,「帝王綠」等頂級翡翠屢屢以高價成交。朱錦榮說:「當中以蛋面翡翠較受歡迎。」
翡翠首飾的設計轉向簡約精緻的風格,朱錦榮指收藏家較喜歡不太花巧的款式,最重要是翡翠主石的品質高,作品的亮點落在翡翠的獨有特徵。
朱錦榮說:「圍圈鑲鑽仍然是翡翠珠寶中的經典設計,但在細節方面已有些變化。例如,以往常用圓鑽,現在會用較多花式切割鑽石;客戶也由偏愛18K白金轉向18K黃金。」
年輕消費群
根據《2024年中國翡翠產業發展白皮書》,與2023年相比,2024年銀發族的翡翠珠寶消費呈上升趨勢,尤其是翡翠戒指、項鍊和手鐲類。有趣的是,31至40歲的年輕消費者佔整體翡翠消費者近50%。
安東珠寶的朱錦榮透露,該公司的主要客戶年齡在35歲至50歲之間,大部分客戶來自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台灣地區和東南亞。
創一珠寶的陳植琳說:「許多買家對於專為年輕人定制的現代翡翠珠寶設計表現出更大的興趣。」
白皮書指出,高端翡翠珠寶是富裕買家投資收藏的首選品類,而時尚首飾產品則吸引年輕消費者。這種雙重需求確保了翡翠作為現代珠寶的蓬勃發展。
根據白皮書:「在年輕消費力的推動下,翡翠行業必須融入現代流行文化元素,同時在寓意上進行革新,創造出更貼近年輕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和審美偏好的飾品。」
挑戰與機遇
創一珠寶的陳植琳和安東珠寶的朱錦榮指出,翡翠行業面臨著諸多挑戰,尤其是採購稀有和優質原材料方面。
朱錦榮解釋道,緬甸是世界優質翡翠的主要產地,但該國政局持續不穩,擾亂了供應鏈,成本難免上升。這也意味著高品質翡翠越來越稀缺,限制了其在市場上的供應,同時也推高了價格。
朱錦榮說:「經濟不明朗始終影響了奢侈品消費。不過,我們對優質翡翠的價格有信心。收藏家深明這些寶石的價值,不會因價就貨。」
他對翡翠業的前景持樂觀態度,因為在制定翡翠國際標準方面取得了進展。
國際珠寶首飾聯合會(CIBJO)正積極制定「翡翠指南」,旨在為翡翠建立明確的命名、貿易標準和翡翠的定義(解決玉石礦物成分複雜性的爭議,如礦物硬玉[Jadeite]、鈉鉻輝石[Kosmochlor]和綠輝石[Omphacite])。
「翡翠指南」預計將於2025年底前公佈,這一舉措將有助於進一步促進翡翠業的商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