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初揭载於 《JNA亚洲珠宝》7/8 月號。
寶石和珠寶行業擁抱尖端技術,實施AI人工智能、原產地和可追溯性程序以至創新的鑽石解決方案,以更高的運營水平和服務滿足客戶需求。早在新技術普及之前,古寶琳寶石鑒定所已率先採用人工智能和開發可追溯性平台,持續推陳出新。
其人工智能驅動的Gemtelligence系統於2023年2月正式面世,用於鑒定紅寶石、藍寶石和祖母綠的產地,並識別紅寶石和藍色藍寶石有否進行加熱處理。該系統已整合至古寶琳位於琉森、中國香港、紐約、曼谷,以及其移動實驗室的所有檢測規程中。發佈每項Gemtelligence的檢測結果前,都會經過高級寶石學家的合理性檢查。
Gemtelligence的訓練樣本包括古寶琳參考寶石庫的30,000多顆真品寶石,以及百多年來不同客戶的精選寶石。古寶琳的數據庫得以持續更新和擴充,並新增了實地考察的寶石,最近的來源地包括坦桑尼亞、越南、巴基斯坦和馬達加斯加。
前研究部主管Dietmar Schwarz為鑒定所與古寶琳寶石學院提供超過1,800項參考樣品,經過仔細分析和審查後也被納入訓練數據。
惠及行業
古寶琳寶石鑒定所總經理Daniel Nyfeler稱, Gemtelligence最直接的影響力在於改善鑒定報告結果的一致性,還能從更少的數據中萃取更多信息。
他指出:「在某些情況下,我們能夠縮短檢測流程,也可以省去某些耗時的微觀描述以至昂貴的激光剝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LA-ICP-MS)化學分析。」效率提升和成本節約容許鑒定所提供更精簡的「寶石護照」服務,甚至在曼谷開設實驗室。
「寶石護照」服務價格為200瑞士法郎(約243美元),可為重量不超過3克拉的紅寶石、藍寶石和祖母綠提供原產地和加熱處理鑒定服務。
「由於寶石護照的成本顯著降低且處理時間縮短,許多客戶現在也考慮將商業級寶石交於古寶琳鑒定。」Nyfeler透露。「此外,許多采購大量小型寶石的知名品牌也開始使用‘寶石護照’服務,鑒定那些通常不值得進行標準古寶琳寶石學鑒定的材料。」
Nyfeler解釋,古寶琳今年的主要項目是讓Gemtelligence做好外部使用的準備。第三方獨立使用者包括其他寶石鑒定所或自設鑒定所的大型品牌,將能夠使用Gemtelligence分析寶石數據。
他透露:「我們已與一些有意合作的鑒定所洽談。到了今年年底,授予外部訪問Gemtelligence的技術應該準備就緒,令第三方可以開始受惠於Gemtelligence所蘊含的專業知識。」
使用Gemtelligence服務的公司可以決定是否披露與古寶琳寶石鑒定所的合作關係。
可追溯寶石
古寶琳在2017年首次正式推出祖母綠親子鑒定(Emerald Paternity Test),率先為行業引入彩色寶石溯源;隨後又推出了原產地證明(Provenance Proof)計劃,以追蹤寶石的來源和旅程。如今,這個原產地證明區塊鏈上已記錄了超過4千萬顆寶石,當中匯聚700多家公司,奠定古寶琳在彩色寶石追蹤和溯源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
原產地證明計劃在2020年從古寶琳寶石鑒定所獨立出來,現在也涵蓋鑽石和珠寶。
Nyfeler說:「今年,大型鑽石製造商和珠寶品牌已開始將原產地證明計劃的納米追蹤技術,應用於米粒鑽和珠寶,使真實可驗證、高透明度的供應鏈成為珠寶行業的標配。」
KGK Suisse SA在5月推出了首批帶有DNA標籤的米粒鑽,可在區塊鏈上徹底驗證,並附有原產地證明證書。
在追求更高透明度的市場中,鑽石可追溯性確實大有作為。今年6月,博茨瓦納毛坯鑽石營銷公司Okavango Diamond Company (ODC)加入了Tracr區塊鏈項目。
ODC由博茨瓦納政府全資擁有,已開始在Tracr上為重量3克至6克、2克拉至10克拉的毛坯鑽石進行註冊,以增加該國可追溯鑽石的供應。
靈活便利
行業中游領域也有所突破,有望創造明顯效益。
認證混合鑽石鑒定參考套裝(Certified Hybrid Diamond Master Set)正在改變鑽石顏色分級的格局。該套裝由認可寶石學家協會(AGA)、Stuller Inc和尚靈GCAL寶石鑒定實驗室合作開發,結合了天然鑽石和培育鑽石,有效取代昂貴且難以採購的傳統套裝。
Stuller Inc寶石採購總監Guy Borenstein稱,由於成本上升和供應有限,用於精確顏色分級的必備工具出現全球性短缺,對寶石鑒定所、鑽石經銷商、零售商、估價師,還有依賴專業人士提供指導和準確分級的消費者構成影響。
Stuller將於2025年底推出認證混合鑽石鑒定參考套裝,全數七顆鑽石之中的E、F、G級是培育鑽石,而H、I、J、K則是天然鑽石。
Borenstein表示:「天然和培育鑽石混合套裝有兩個主要優勢,就是更容易獲得特定的顏色等級,並顯著降低成本。所有鑽石將由Stuller供應,其培育鑽石主要採用高溫高壓法(HPHT)生成,以避免出現不理想的色調。」
Stuller表示,世界各地已有200多位專業人士對該套裝深感興趣,包括寶石學家、估價師、寶石學教育工作者、零售商、珠寶商和製造商。隨著此方面的認知度不斷提升,潛在客戶名單將穩步增長。
印度科技公司Diamtech Research Centre Pvt Ltd (DRC)正在簡化小型鑽石的數量計算、量度和分類流程。
全新Dia Measure儀器可完全自動化量度、計算、分類和目視檢測圓形裸鑽,尤其適用於0.90毫米至4.00毫米的小尺寸鑽石,精確度可達小數點後三位(0.005毫米)的微米級。
Diamtech Research Centre Pvt Ltd首席執行官Hardik Patel表示,該儀器解決了一些關鍵痛點,例如人工計算錯誤、尺寸不一致、肉眼可見的破損、圓形批次中出現橢圓形鑽石,還有耗時的操作。
該儀器可在最終包裝前檢測出鑽石的底尖破損、腰稜和形狀偏差;每小時最多可處理5,500顆鑽石,並分成10個種類;而且無需進行校准或清潔。
Patel指出,Dia Measure的研發歷時26個月,價格為25,000美元,鑒於大幅節省了人工、時間和寶石損耗,有望在12至18個月內實現投資回報。
他續稱:「現在我們有不少客戶對鑽石測量和計算自動化呈現強烈需求。大批量珠寶製造商、米粒鑽分類公司和手錶製造商尤其感到興趣。」
Patel透露,DRC計劃在2025年底推出全自動鑽石裝袋技術。而GEMID鑽石指紋技術也可檢測已鑲嵌在單石珠寶中的鑽石。
「這項突破性技術尤其有助於零售商推行回購或換貨計劃。當顧客帶著珠寶走進店內,體積小巧的GEMID桌面設備將可立即識別鑽石,並與其原始註冊數據進行匹配——全程無需取出寶石或將其送往工坊,僅在幾秒內即可檢測出掉包或欺詐行為,有助建立客戶的長期信任。」他說。
零售措施
戴比爾斯集團也將鑽石驗證技術引入零售層面。 DiamondProof可以區分天然鑽石、培育鑽石和鑽石仿製品,目前已在美國和印度的指定零售店面向早期採用者銷售。
戴比爾斯集團企業傳播副主席David Johnson指出, DiamondProof的首批產量相對有限,但將根據需求逐步增加。Stuller是這款面向零售設備的美國經銷商。
「DiamondProof與其他儀器的區別在於它專為零售櫃台而設。」Johnson分享道。「它擁有時尚的設計、簡單易用的界面和大屏幕,非常適合在銷售點介紹天然與培育鑽石的區別,增強消費者的信心。」
下游消費者的參與是另一項重點。拋光鑽石品牌「Origin, De Beers Group」,讓零售商將該集團的天然鑽石故事娓娓道來,從而加強鑽石與其主人之間的聯繫。消費者可以通過Tracr區塊鏈平台瞭解其鑽石的原產地和在價值鏈中的旅程,還可以訪問相關信息,包括其稀有度評分,以及支持的社會影響項目。零售商還將獲得先進的數字工具,通過無縫訪問原產地信息和品牌故事提升消費者參與度。
珠寶故事
Experloop是全球首個用於珠寶和手錶的金質微芯片,將透明度和可追溯性擴展到珠寶領域。
這款由新加坡珠寶商Michael Koh開發的2毫米圓形金質RFID無線射頻辨識微芯片,可附加在手錶和珠寶上,掃描檢索相關數據和傳承故事。珠寶主人可以直接通過Experloop軟件系統訪問和更新資料。
Koh的目標是讓珠寶「講述自己的故事」。由於珠寶通常會傳給後代或轉售,因此他希望將與相關的核心記憶、重要里程碑和複雜情感,以及證書、發票和容易丟失的重要信息等融會整合。
Experloop技術最初用於Koh的Caratell珠寶店自家作品,現已面向更廣大的商業市場。他說:「不同地域市場的珠寶商、手錶和珠寶品牌及保險公司均呈現需求。我們以前的客戶在得知這項技術後,也紛紛回來為珠寶植入微芯片。」
這款正在申請專利的芯片售價為30至35美元,採用無源RFID技術,需要通過觸摸感應激活,以防止未經授權的掃描。生物識別身分驗證要求也確保了其安全性。
Experloop還有防止假冒的功能。由於黑市贋品的湧入,全球品牌每年損失數百萬美元。Koh表示:「標識、標籤,甚至序列號都可能被偽造,但Experloop的微芯片僅辦識自家網絡中的信號和數據,客戶品牌可將其安裝在產品上,即時驗證其真實性和價值。」
芯片設計易於組裝到珠寶中,而且防水、耐超聲波清洗和電鍍,並可承受高達攝氏180度的高溫。
「Experloop滿足了消費者對真實性、可追溯性和故事敘述的需求,同時為存儲重要信息提供了一種安全永久的方式。」Koh說道。「目前,不少公司和品牌仍然依靠顧客的記憶來傳承故事。Experloop能夠將所有必要的細節——包括品牌信息和顧客的購買動機嵌入珠寶之中,緊密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