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對珍珠的評價已超越其物理屬性,因為在價值鏈中,產地和影響力已變得同等重要。行業持份者可以通過社會和環境影響力的評估和管理,為 「淨積極影響的寶石」的崛起默默耕耘,造福人類和大自然。
本文最初揭載於珍珠特刊 2024-2025。
商業管理中所提出的三重底線——利潤、人類和地球,強調在經濟增長和保護自然資源之間獲得平衡的必要性。在珠寶界,各利益相關方都將環境保護作為自己的願景和主張。奢侈品公司卡地亞和開雲集團於2022年發起了「2030年鐘錶珠寶倡議」(WJI),以建立氣候適應能力、保護資源和促進包容性的主要目標。2024年6月,WJI推出了「自然路線圖」(Nature Roadmap),說明瞭企業對大自然的依賴,以及對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影響。
有一種寶石調和了人類與大自然共存的需要——珍珠。雖然珍珠在本質上具有可持續性,但它們無法在惡劣的環境中生長。
再生養殖
污染和氣候變化會對珍珠養殖業造成損害。2017年,因為環境問題,中國採取了嚴格措施,將淡水珍珠產量減半,這迫使該行業再創新,探索替代方法,以生產數量更少但質量更好、價格更高的珍珠,使得市場上淡水珍珠的種類更加豐富。
中國實施了大規模計劃,修復城市河道,將河蚌變為生物提取物,並將「餵養型水產養殖」變為修復生態系統的潛在自然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日本是海水珍珠養殖創新的研究案例。Kakuda珍珠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兼日本珍珠出口商協會會長George Kakuda說,Akoya珍珠養殖圍繞著自然恢復力和營養循環展開。Kakuda解釋:「珍珠養殖場周圍的小型農業是無機鹽的來源,為養殖的海藻和珍珠貝提供了良好的營養。人們從海裡採集並食用,而殘留物則成為農作物的肥料,這就是理想的Akoya養殖循環。」
價值互補
總部位於紐約的珍珠首飾品牌Roseate,由前蒂芙尼公司高管Pamela Cloud創立,她認為天然材料製成的首飾應該是低衝擊力的。Cloud指出:「沒有健康的珍珠貝就沒有美麗的珍珠,沒有純淨的海洋就沒有健康的珍珠貝。珍珠養殖場可以無限期地生產珍珠,同時對生態產生積極影響。」
養殖珍珠貝可以增加魚類的數量,支持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改善珊瑚礁的健康狀況,提高水質,並通過吸收二氧化碳排放及其產生的熱量或藍碳,保護對應對氣候變化至關重要的海洋生態系統。
Roseate認識到珍珠擔當這一重要角色,以及清潔和健康的海洋對珍珠生產的意義,於是將特定設計的銷售額的20%捐贈給藍碳領域的領先組織,其中包括國際自然保護協會(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和十億牡蠣計劃(Billion Oyster Project)。
由Dorothée Contour於2010年在巴黎創立的Jewellery Ethically Minded (JEM),同樣以可持續發展為宗旨。
Contour說,JEM的產品系列象徵著人性和良知,是奢侈品的另一種理念。例如,JEM的珍珠產自精挑細選的珍珠養殖場,這些養殖場不僅擁有高品質的珍珠和珍珠層,還致力保護和恢復海洋棲息地。
她續指:「我們的產品系列一直以美學為載體,蘊含著深厚的價值觀。」JEM的每一件珍珠貝母或珍珠作品都附有一份由印度尼西亞珊瑚守護者(Coral Guardian)照料和移植的珊瑚領養證書。她援引科學數據說,珊瑚礁孕育25%的已知海洋生物多樣性。過去50年來,過度捕撈、污染和不可持續的踐行等導致至少40%的珊瑚礁消失。
與此同時,巴黎Vever公司正在重塑其價值主張,以適應現代社會和環境的挑戰。這家傳奇珠寶世家創立於1821年,是第一家被授予「使命驅動型」稱號的奢侈品公司,這是法國政府頒授的認可地位,表明該公司將可持續發展倡議納入其商業模式。
Vever公司總經理Damien解釋說:「我們珠寶的價值還在於對材料的選擇,這確保了負責任的、可追溯的採購,並控制了對環境的影響。」
歸根結底,參與社會和環境影響的評估和管理,可以讓公司在珍珠質量和價格方面反映出其最佳踐行。以「影響為導向」的模式,還能吸引具有相同價值觀和願景的人才、供應商和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