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初揭載於 實驗室培育鑽石特刊 2022年5月。
實驗室培育鑽石(LGD鑽石)行業確立了關乎可持續發展、靈活性和創新思維的產品故事,引起了全球更多消費者的共鳴,發展如日中天。行業分析師Paul Zimnisky預測,到了2025年,實驗室培育鑽飾市場的規模將幾乎增加一倍。
他在2021年10月發佈的新聞稿中指出:「用於珠寶業的已打磨實驗室鑽石產量,估計已從四年前的每年幾十萬克拉,增長至2021年的近300萬克拉,價值近20億美元,估計佔全球已打磨鑽石市場的中至高個位數百分比。到了2025年,數字預計將上升至接近40億美元。」
市場研究公司The MVEye的主席Liz Chatelain估計,實驗室培育鑽石目前佔全球鑽石市場的8%左右。
Chatelain透露:「整個市場都對質量穩定的大型實驗室培育鑽石呈現需求。LGD彩鑽也大受追捧。此外,未經任何後期處理或改色的‘As Grown’鑽石亦受到青睞,並在零售領域形成競爭優勢。」她表示,雖然美國可說是目前最大的LGD鑽石市場,但澳大利亞、印度、中國和歐洲的需求增長速度最為可觀。
實驗室培育鑽飾品牌Smiling Rocks的首席執行官 Zulu Ghevriya對此表示贊同。他指出,英國和澳大利亞對LGD鑽飾的需求正在飆升,而日本和南韓也已經開始關注該產品類別。「傳統上,亞洲市場偏向認為奢侈品是一種高價值資產。然而,亞洲的現代消費者已將實驗室培育鑽石視為一種奢侈品,並欣賞其背後的意義。」Ghevriya說。
產品的魅力
Chatelain指出,隨着消費者對LGD鑽石的意識和接受程度提高,同時也推動行業增長。
市場研究公司The MVEye的一項調查顯示,2010年只有9%的北美消費者認識實驗室培育鑽石。該比例在2012年和2014年分別上升至16%和21%,並在2016年增長至30%,其後在2018年躍升至58%,更在2020年大幅飆升至80%。
Chatelain說,市場對LGD鑽石的接受程度提高,背後有幾個因素。多年來,零售商越來越接受這個產品類別,因為它提供了可觀的利潤,並與開採鑽石產品一起促進業務發展。客戶對該產品的需求持續增長,也促使零售商增加LGD鑽石庫存。
名人明星為LGD鑽石品牌代言,甚至是投資,無疑提升了該類別在消費者眼中的可信度和吸引力。Chatelain補充說,由於千禧世代和Z世代非常重視任何與可持續發展有關的範疇,包括LGD鑽石在內,因此也鞏固了他們對LGD鑽石的需求。
多個LGD鑽石品牌發展蓬勃,加上直接面向消費者(DTC)的廣告模式,同樣在提升該類別認知度和市場熱度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價格上的龐大差異,是另一個吸引消費者的因素。Zimnisky在2021年10月表示,消費者只需要相當於1克拉開採鑽石的價格,便可以購買質量高於平均水平的2.15克拉培育鑽石單石首飾。他說:「近年來,實驗室培育鑽石和天然鑽石之間的價格差異持續擴大,部分更從幾年前的10%到15%,擴大到目前的75%或以上。當中的差異可以被視為培育鑽石相對於尺寸和質量類近的天然鑽石的‘折扣’。」
Chatelain也提及The MVEye的研究結果,指出節省開支一直是購買實驗室培育鑽石的首要或次要原因。
「消費者購買LGD鑽石的原因,一般是希望節省30%或以上的金錢,或以開採鑽石的相等金額獲得更大的鑽石。他們也對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和原產國的意識有所提高。這些議題正在影響消費者,令他們歸納出LGD鑽石是一個更加環保和對肩負社會責任的選擇。」Chatelain解釋。她補充說,鑽石認證亦有助提高LGD鑽石在市場上的可信度。
協同發展
實驗室培育鑽石的需求呈幾何級數增長,刺激了該行業表現活躍。從業者同心協力擴大市場規模,培育鑽石商開發最先進的技術,生產優質產品;而珠寶品牌也正在推出全新系列,並探索更多細分市場。
成立於2016年的國際培育鑽石協會(IGDA)雲集業界精英,組成一支多元化團隊,以協助制定行業策略重點。義務加入IGDA國際領導委員會的行業持份者包括:Lusix業務發展副總裁Daniel Kahn、Lumex首席執行官Vishal Mehta和Joy Colori創始人謝淑英。
IGDA創始人兼主席Richard Garard表示,該非牟利協會旨在成為一個多元化的國際組織,並成為實驗室培育鑽石行業的權威聲音。
IGDA的首要任務是加強環球消費者的參與度,特別是透過珠寶零售商實踐這一點。協會也會為零售商提供培訓計劃,幫助他們提升培育鑽石的銷售額;並為希望教育公眾的零售商,提供消費者市場推廣方面的支援。
領導委員會成員兼巴黎實驗室培育鑽飾品牌Courbet的傳播總監Charlotte Daehn表示:「實驗室培育鑽石是新一代的鑽石,值得以具透明度、誠實和客觀的方式呈獻市場。隨着實驗室培育鑽石市場快速增長,鞏固IGDA的地位已是必然的任務。國際領導委員會的目標是為行業提供有效的宣傳工具,並為消費者傳遞明確的信息。」
與此同時,香港地區零售商周生生集團創建了電子商務網站The Future Rocks,直接向消費者銷售品牌實驗室培育鑽飾。這個平台在周生生的銷售網絡以外獨立運作,呈獻美國、英國、以色列和日本等地的實驗室培育珠寶品牌。
品牌擴展
LGD鑽石業的品牌琳琅滿目,兼容並蓄,既有致力擴展培育鑽石領域的資深企業,也有擅長經營品牌故事的業內專家,專注在產品的現代浪漫感和可持續發展議題上。
2021年5月,首飾品牌潘多拉在英國推出實驗室培育鑽飾系列,並在該系列面世之前宣佈不再使用開採鑽石。Pandora Brilliance系列以重新構想的無限符號為主題,推出以銀、黃金或白金為基本素材的戒指、手鐲、項鏈和耳環,每款均手工鑲嵌單顆實驗室培育鑽石。
潘多拉在5月初舉行的2022年第一季度業績視訊會議上,首席執行官Alexander Lacik表示,品牌將在今年稍後拓展Pandora Brilliance的地理網絡。他透露:「我們一直在試驗嶄新模式,特別是在英國市場。我們專注於視覺營銷、分銷和調整產品組合的工作,並汲取了相當寶貴的經驗,在擴展市場方面獲益良多。」
歷史悠久的法國珠寶品牌Vever和Oscar Massin,以實驗室培育鑽石和循環再造貴金屬為創作素材。Vever在久休40年後復出,去年隆重推出新藝術風格首飾作品,而Oscar Massin則將這個著名珠寶品牌的設計技巧和元素,應用於現代風格之中。
Lightbox創立於2018年,呈獻一系列實驗室培育粉紅鑽、藍鑽和白鑽首飾,每克拉售價800美元,鑲嵌銀飾另加100美元,鑲嵌10K金飾另加200美元。如今,該公司的產品組合已包括更大型的鑽石、更優質的LGD鑽飾,甚至是裸鑽。
從2021年8月起,品牌開始提供重量達2克拉的LGD粉紅鑽、藍鑽和白鑽。按照其標準定價,一枚2克拉的吊墜售價為1,600美元,另加鑲嵌成本。
Finest頂級系列的鑲鑽18K金飾,採用淨度VVS的實驗室培育D、E、F色鑽石,這些鑽石並以專利鑽石培育技術製成。Finest系列的鑽石售價為每克拉1,500美元,另加鑲嵌成本。
此外,Lightbox Loose Stones裸鑽系列以每0.25克拉200美元的價格出售該品牌的實驗室培育鑽石,而全新Bezel系列則提供了包鑲首飾選擇。Lightbox的商業總監Nick Smart說:「我們細心聆聽客戶的意見,了解他們有興趣選購更大克拉和更高質量的鑽石產品。而重點在於給予消費者更多選擇和滿足他們的需求。例如,我們開發了全新的裸石類別,讓消費者能夠以可負擔的價格發揮創意,嘗試不同的設計。」
細分市場
Smart認為,價格低於2,000美元的時尚鑽飾範疇,最能夠發揮實驗室培育鑽石的優勢。
「消費者現在對培育鑽石已有更深入的了解,而我們在各個細分市場也繼續看到強勁需求。無論是自購、重複購買還是供日常佩戴,消費者都希望購獲優質、具透明度、價格實惠而設計精美的實驗室培育鑽飾。」Smart說。
Chatelain認為,婚慶首飾的潛力也相當雄厚。由於市面上已出現更大型的實驗室培育鑽石,因此有更多消費者會考慮將LGD鑽石用於訂婚戒指,從而推動了需求。她透露:「在我們的大多數研究中,受訪者均選擇時尚鑽飾為佩戴LGD鑽飾的首要原因。但也有越來越多新娘選擇培育鑽飾,以同等價錢可購獲比天然鑽石至少大20%的主石,或者以更少的金錢購買想要的鑽石尺寸。」
在The MVEye針對千禧世代和Z世代進行的2022年「實驗室培育鑽石新一代消費市場研究報告」中,不少受訪者均會選購以培育鑽石為主石或副石的訂婚戒指,是在購買LGD鑽飾的多項理由之中排行第四,隨後是新娘和新郎結婚戒指。至於為自己購買和贈送別人,則分別排行第二位和第三位。
「2022年4月的一項研究還顯示,市面售出的訂婚戒指之中,有24%是採用實驗室培育鑽石製作的。」Chatelain補充。
Ghevriya指出,Smiling Rocks的婚慶首飾是品牌的暢銷系列之一。他今年將目光投放於訂婚和婚慶市場,相信很大機會成為業務的主要支柱。Smiling Rocks還透過推出鑲嵌3至4克拉培育鑽石主石的金質或鉑金訂婚戒指,正式進入男士首飾市場。
光明前景
Lightbox最初以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業務為核心,系列僅於自家網站上售予美國客戶。Smart表示,品牌現在已出口至全球75個國家,並於美國和加拿大的125家商店出售。
他說:「業務發展至今超出預期——銷售額比去年增長了四倍,預計今年將會再次增長一倍。我們將繼續打開更多大門,尤其是在北美,並且持續評估商機,更積極地把產品推廣至更多人。」
隨着消費者需求不斷增長,供求平衡也帶來壓力,因而促使培育商擴建生產設施。
Lusix正在以色列建設新廠房,而Diamond Foundry則投資8.5億美元,在西班牙特魯希略建立第二所廠房。Lightbox耗資9,400萬美元建立的生產設施,在 2021年底已達到第一階段目標,年產200,000克拉的已打磨鑽石。Smart表示,該公司計劃將產量增加至目前的三倍。
「實驗室培育鑽石必定會大放異彩。與開採鑽石相比,LGD鑽石的價格較低,因而讓更多消費者能夠負擔鑽石產品。我們窺見整體市場範圍逐漸擴大,培育與開採鑽石各有優勢,並不存在佔據舊有鑽石市場份額的問題。」Chatelain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