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環境、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珍珠養殖場正設想在可持續發展和珍珠生產之間建立更強大的協同效應。本刊探討珍珠產業的演進,以及當今的挑戰和機遇正如何形塑產業的未來走向。
當今珍珠養殖業的發展重心是透過雙管齊下的方式,一方面以可持續發展為基礎,另一方面致力生產最優質的珍珠持續吸引後世。
橫越菲律賓、香港、緬甸和澳大利亞四地的一眾珍珠生產商現身說法,講述他們如何應對來自不同層面的挑戰、未來的發展策略,以及珍珠始終不變的動人魅力。
金色的遺產
菲律賓的Jewelmer公司專營南洋珠養殖超過40年,公司的珍珠農場設在巴拉望島,以南洋金珠為業務核心。 Jewelmer出品的珍珠皮光上乘、色澤出眾,是該公司多年以來賴以成功的基石,亦讓其出品的高級珠寶系列特別精緻動人。
Jewelmer堅實的客戶基礎遍及超過15個國家,當中包括美國、阿聯酋、日本、中國和摩納哥等地。然而,珍珠養殖的業務並非一帆風順。該公司的執行副總裁兼署理行政總裁Jacques Christophe Branellec便透露,在菲律賓這樣的熱帶國家,環境變化對珍珠的影響巨大。他指出,水溫波動、海洋酸化和浮游生物的變化都會影響珠蚌的存活率——氣候變化使珍珠的生產更加困難。
在目前的生產水平幾乎減半後,Jewelmer調整了產量預測。Branellec先生指出,從好的方面看,這會讓珍珠變得更加珍貴。「這些變化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主要挑戰是供應全球市場的產量降低。另一面看,隨著生物質密度降低,珍珠的品質便有可能進一步提高,從而提升我們的平均產值。」
因應疫情關係,菲律賓自3月以來一直處於封鎖狀態,使物流受阻。在此期間,Jewelmer優先支持旗下珠農,向他們提供生活必需品,並確保他們的安全和健康。
業務方面,南洋金珠需求仍然堅穩,尤其是公司現正加強線上業務。Branellec先生稱,菲律賓南洋金珠產量稀少,而且擁有特別深邃飽滿的色澤,連同其背後的故事,使這種珍珠深受買家寵愛。
「除此之外,我們的農場還成為了合作中心,展示了人類可以互相啟發——秉承對人文精神的信念,超越了時間和國界。」該公司持續制定,並落實各項旨在確保環境保護和增強社區能力的計畫,包括與拯救巴拉望海洋基金會(SPSF)及附近沿海社區合作,一起推動珍珠農場環境恢復。
在該項綜合計畫下,過去幾個月種植了500多棵椰子樹,以幫助減少全球變暖造成的海岸線侵蝕,並維持沿海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此外,還在四個不同的地點種植了超過1,000多棵紅樹林幼苗。
作為有機蔬菜種植項目之一,Jewelmer和SPSF還分發了水果和蔬菜幼苗,使夥伴社區能夠自行種植的農作物,達致自給自足的目標。在過去的三個月裡,他們還組織了多個大米分發計畫,以支持農場周圍的500多個家庭。
韌力和聲譽
香港麗雅珠行與旗下南洋珠養殖場所在地——緬甸當地的Orient Pearl公司素來合作無間,董事鄭俊鴻表示,與該公司緊密的合作關係,就是成功的關鍵。
兩家公司幾十年來的合作關係一直完美和諧地運作。 Orient Pearl負責監管緬甸的養殖場業務,而麗雅珠行則專注於銷售和推廣珍珠批發業務和定制珍珠首飾。
兩位年輕的掌舵人——麗雅珠行的鄭俊鴻和Orient Pearl的Terrence Lee本身的專業背景都與珍珠無關,但二人都決意為各自的家族企業帶來全新的營運視角,開創新的高峰。
鄭俊鴻的首要目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科技革新。麗雅珠行遵循緬甸政府嚴格的環保法律,旗下養殖場大都使用可生物降解的物料。鄭俊鴻解釋:「養殖場有三項產物——蚌、貝殼和珍珠。珍珠是我們的主要產品,貝殼可作為建築或其他用途的原材料,蚌則會給予工人。沒有東西會被浪費。」
通過建立養殖場,麗雅珠行為附近的偏遠社區提供了電力、生計、醫療和食水,以及教育、基建和廢物處理設施。
麗雅珠行的養殖場位於丹老群島附近,是一個由400多人組成、充滿活力的社區——每個人都在珍珠開採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緬甸,養殖珍珠很容易受到天氣影響,特別是在風季,這使往返岸上困難重重,甚至危機四伏。儘管受著季節影響,麗雅珠行仍堅守培植優質珍珠的使命,致力維護珠蚌棲息地繁榮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而這正正是實踐可持續發展珍珠養殖的關鍵。
另一個重要任務是技術革新。麗雅珠行的每個養殖場都有一個現代化的孵化場,有助保持珠蚌的質量。擁有兩個孵化場生產的珠蚌可以互相進行配種,確保遺傳基因優良。
鄭俊鴻稱:「珍珠養殖有很多細節和學問——插珠的方法將決定珍珠的形狀和瑕疵。如果我想改變一些東西,我將需時四年才能看到成果——兩年培育蚌苗,加上兩年待珍珠長成。」在循序漸進的改善下,這些年,麗雅珠行的珍珠產量和質量均有所提高。珍珠形狀更加圓潤,顏色也變得更加鮮豔。
縱受疫情影響,南洋珠仍繼續吸引買家關注。鄭俊鴻指,仍有來自中國、美國和歐洲的客戶購買優質的商品。
來自印尼和大溪地等地的生產商正等待麗雅珠行的香港珍珠拍賣,但受疫情影響,珠寶業界普遍持觀望態度。不過,麗雅珍珠仍然保持樂觀。鄭俊鴻說:「我們很幸運能夠從事珍珠行業,因為珍珠不是能被輕易複製的商品,而是需要投入大量金錢、時間和耐心培養出的心血結晶。當經濟回暖時,珍珠市道將會更加活躍,我們對此充滿希望。」
澳大利亞珍珠的浪漫
Paspaley Pearling Co Pty Ltd自1935年成立以來,屢屢開創嶄新道路。到了20世紀50年代,該公司專注於在澳大利亞西北部沿海水域培育澳大利亞南洋珍珠。自此以後,它創造了歷史、制定了行業標準,並通過不斷創新重塑了商業格局。
Paspaley執行董事Peter Bracher表示,澳大利亞南洋珠因其無與倫比的光澤和大小而受到全球買家的追捧。與其他寶石不同,澳大利亞南洋珠與自然有著獨特的聯繫,因為它產自有機的生命體。
Bracher先生說:「珍珠的故事始於海員們潛水尋找野生珠蚌,人類數千年前便已開始這樣做,這是一場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尋寶活動。尋寶活動的陽剛之氣與珍珠本身的低調陰柔之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Paspaley如今面臨的挑戰是,珍珠作為美的典範,但該如何提高消費者對這方面的認識?與此同時,要教育市場了解珍珠的「純潔」,即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性。
珍珠養殖帶來了多方面的好處,包括環境保護,以及養殖場所在的沿海社區的就業、醫療和教育。Bracher先生指出:「良好的海洋環境對生產優質珍珠至關重要,我們對開採珍珠有著長遠的規畫,因此環境保護是我們根本的考慮因素。」
除了致力實踐可持續發展外,該公司亦專注提升基礎設施和科技革新。公司最近在中國東莞成立自家工廠,為珠寶和手錶產品生產珍珠母貝部件。設施符合國際品牌所需的社會和環境標準。
Paspaley的另一個壯舉是以野生珠蚌生產珍珠,這需要在基礎設施上投放大量資金,包括定制的船體,使Paspaley能夠在不對珠蚌造成過大的壓力下,進行精細的播種和採收珍珠。船上使用的技術和工藝都是公司內部開發的。
面對疫情危機,上半年各大市場暫停營運,Paspaley開發了一個在線拍賣平台,從4月份開始,每月都會在該網站上進行拍賣。
Bracher先生透露,每次在線拍賣的成交價和成交量都屢創新高。Paspaley公司銳意把握數字工具,擴大市場份額。「未來的市場將更具世代性,而非地域性。隨著社會意識的增強和網購越趨普及,全球消費者會把目光投向更遠的地方,尋找符合他們社會責任期望的產品。這或能推動從前未受重視的潛在市場,帶來新的市場需求。」
珍珠業在市場動盪之中充份顯示出韌力和彈性,啟發了Paspaley對前景保持樂觀。Bracher先生稱,Paspaley已經作好準備,滿足消費者對社會責任的更高標準及對個性化產品的更高需求。「對澳大利亞南洋珠來說,這都是好的兆頭。」他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