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初揭载于 《JNA亚洲珠宝》11/12 月号。
珠宝商认为2025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多方面的宏观风险正影响着整个价值链的业务——从采矿、制造到零售。
在阻碍业界发展的不利因素中,美国关税的影响最为显著。 该关税政策最初由美国总统川普于4月2日公布,其后经历多次调整,部分品类仍在谈判中。
然而,其影响已不言而喻。除针对特定国家的关税外,现行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础关税,已严重冲击珠宝、宝石及其他相关材料输往美国市场的贸易。
印度是美国宝石和珠宝的主要出口国,目前要面对50%的关税,但随着贸易谈判的进展,情况仍有转机。其他主要珠宝和宝石枢纽也面临高额关税:泰国19%、土耳其15%、巴西50%、斯里兰卡20%等。
今年9月,安特卫普世界钻石中心(AWDC)宣布,经过美国与欧盟委员会的密集谈判,欧洲生产的抛光钻石进入美国市场将可豁免15%的标准关税。
10月中旬,川普曾扬言对华进口商品加征100%关税——此前双方才刚就取消高额关税达成协议数月。 截至发稿时,双方尚未就此达成共识。
同时,黄金价格屡创新高的情况亦令市况雪上加霜。根据世界黄金协会(WGC)的数据,于10月8日金价达到每盎司4,000美元,是2025年以来第45次刷新纪录。 短短一个月内,金价从每盎司3,500美元飙升至4,000美元以上。截至2025年10月22日,金价每盎司4,082.51美元。
诸多变数同时发酵,包括经济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对珠宝商而言,这一切似乎百上加斤——他们不仅要应对持续的市场波动和黄金价格上涨,还需承担向全球最大珠宝市场美国运输商品的额外成本。这些影响已在近期结束的珠宝展上浮现,中国香港和土耳其的参展商表示买家下单态度谨慎。
整体行业信心低迷,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明朗因素持续增加,不少从业员选择审慎观望。然而,面对严峻形势,珠宝与宝石企业正通过实施创新策略、开拓新兴市场及加强业界合作,形成协同效应,在逆境中展现出非凡韧力。
市场调整
高级珠宝制造商Sofragem Co Ltd执行总监Cedric Garnier表示,买家正努力应对金价高企与经济政治动荡的双重打击,加上关税问题,下半年形势尤为严峻。
中档珠宝制造商受金价冲击而举步维艰,而大众市场产品生产商则正逐步转向其他金属及培育钻石。顶级定制珠宝的销情仍然畅旺。
Mousson Atelier联合创始人Alexander Sokolov解释道,由于市况不稳,零售商态度越趋谨慎,不愿接受当前商品定价,部分商家甚至坚持以寄售模式采购。
他说:“这确实是个挑战。不过像我们这类制造商,即使金价高企仍然继续生产珠宝首饰。”
Lume Creations Co Ltd总监Abhishek Rawat与Garnier所见略同,认为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中,高端珠宝表现强劲。
“高品质珠宝和创新设计依然受到追捧,”他指出。“例如批发价介于4,000至5,000美元、零售价约10,000美元的珠宝销情特别理想。”
Rawat补充,买家持续查询高价商品,创意系列也广受注目,反映市场稳健,较年初显著改善。
更重要的是,这可能意味着行业正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加上圣诞节、春节和印度婚礼季等重要购物时节即将到来。
深圳市粤豪珠宝有限公司品牌副总裁翁祥榕指出,该公司提供金饰、钻石及彩宝首饰等全品类产品。2025年黄金首饰需求强劲,其中包括创新设计的24K硬足金首饰系列,广受市场欢迎。由于黄金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翁祥榕对中国珠宝市场复苏前景表示乐观。
翁祥榕透露,畅销产品包括融合木材、羽毛等非常传统材质的24K黄金饰品——这种实验性融合设计,吸引了追求个性化的时尚前沿消费者。
PAJ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Felix Chen表示,2025年珠宝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源于川普的保护主义政策。 2024年疫情后业务曾强劲反弹,但美国关税政策打击了复苏势头。该公司主要生产银饰。
“真正的挑战并非关税本身,而是其不可预测性,”他解释道。“税率持续变动,导致供应链规划和生产安排困难重重。”
他补充道,零售商因担忧不明朗因素和经济衰退而不敢制定长远计划,如今往往拖到最后一刻才下单。与此同时,制造商必须应对客户的紧急订单,交货周期从过去的8至12周,压缩至2至4周。
全球彩宝市场则在2025年经历重整,各地区的需求差异显著,消费者购买力差距也继续扩大。
德国彩宝专家Chq GmbH执行董事Jason Chen指出,该行业正面临多股经济逆风,尤其是中国市场持续低迷。
Chq GmbH在意大利、德国和中国设有生产工厂,服务亚洲、欧洲和美国的多元化客户群。Chen指出,尽管高品质彩宝价格飙升,但中国和东南亚市场的需求却未能同步增长。
中等品质宝石销量疲软,而10至20克拉蓝宝石、5至6克拉红宝石等顶级大克拉宝石需求依然稳定。
“2025年的业务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中国经济尤其疲软,”他解释道,“中国买家偏好顶级红宝石、祖母绿和蓝宝石,对其他宝石兴趣不大,但实际购买表现仍显迟缓。”
而欧美市场的需求则保持平稳,可是主要以商业级或低端宝石为主。
该行业面临的关键挑战在于欧美消费者行为的根本性转变,特別是年轻群体对购买昂贵珠宝的犹豫日益加剧。 为应对这一趋势,Chq GmbH正着力于创新与定制化服务。
Chen表示:“我们的策略是提供更个性化的产品,包括宝石切割和珠宝设计,必须具备创新性才能吸引年轻一代。”
珍珠行业方面,中国香港珍珠专家丽雅珠行总监李小虎指出,美国关税引发的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政策不确定性、通胀及高利率正持续加剧企业压力。
这些因素成为2025年增长的主要阻碍,高度依赖美国及其他西方市场的珠宝企业尤其受到迎头重击。
“无论哪个市场,消费者支出普遍萎缩,我们行业也受到冲击,”李小虎解释道,“但丽雅珠行的分销渠道相当多元化,部分主要买家位于亚太地区,这至少降低了我们面临地缘政治的风险。”
戴比尔斯集团钻石贸易高级副总裁Paul Rowley表示,2025年初市场形势有所好转,企业活动回暖,价格趋于稳定,直至美国关税政策扰乱了业务。
及后,中国需求开始反弹,消费端呈现积极态势。大型零售商报告的业绩令人鼓舞,不仅金饰销情向好,镶嵌宝石的珠宝同样表现亮眼,大克拉钻石销量显著攀升。 在需求疲软背景下,补货与库存补充活动增加,表明此前扭曲市场的供应过剩状况已缓解,商品开始再次流通。
他补充道:“中国经济形势好转,消费者购买奢侈品信心增强。 自购需求表现活跃,但我们期待婚庆需求也能回升。”
Rowley还指出,2025年对珠宝业而言可谓寸步难行,并强调:“这是我从业40年来遭遇过最严峻的周期之一。多重因素交织形成完美风暴:从疫情、俄乌战争及俄罗斯钻石制裁,到培育钻石的打击、中东冲突和美国关税政策。 自二战以来,我们从未经历过如此剧烈的震荡。”
筹划未来
放眼未来,珠宝企业可通过拓展业务获益。Sokolov表示,他频繁出差以开拓新市场并寻找潜在客户。
PAJ公司的Felix则采取了多项措施来缓解美国关税的影响。当预见到川普政府的政策转向后,该公司收购了曼谷的一家工厂,将此前集中在中国的生产力进行分散布局。 如今曼谷厂房承担了美国市场大部分订单的处理与交付。
该公司的东欧、中东地区,以及电商领域的业务持续增长。 后者往往由精通物流与电商运作的年轻领导层推动。
与此同时,部分制造商正转向其他贵金属领域,以满足黄金替代品日渐增长的需求。 例如日本珠宝商Kuwayama正将目光投向铂金领域。
“我们重点开发铂金珠宝,已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 市场似乎正逐渐远离曾经表现最佳的黄金,但随着金价不断飙升,这种趋势正在改变。”Kuwayama海外业务发展总监兼负责人Noriyuki Kamei解释道。
铂金具备卓越的特性,包括耐久性、光泽度和投资价值,对寻求有意义消费的顾客极具吸引力。Kamei表示,该公司的铂金男士珠宝系列销量亮眼,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东和印度备受买家喜爱。
Kuwayama的主要市场分布于日本、泰国、中国、越南和菲律宾。
他补充道:“展望2026年,我们认为经济发展向好,市场增长势头加强。受惠于铂金链需求上升,印度将成为我们明年的重点目标市场。”
行业协会同样在采取措施协助会员企业应对不确定时期。 香港珠宝制造业厂商会主席李肇唐表示,协会定期向会员通报美国关税政策动态,并提供其他可开拓市场的信息。
中国香港企业正聚焦创意设计,并深入了解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李肇唐透露:“协会还与银行接洽,探讨如何在当前不确定时期获得财务支持。”
香港钻石总会创会会长马墉宜指出,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经济复苏迹象令人鼓舞,下半年尤其明显。
马墉宜说:“宝石及珠宝行业今年不得不应对关税政策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我们能做的就是顺应形势调整策略。年初时的影响尚不明显,因为许多钻石在主要关税实施前已运抵美国。”他续指关税政策实施后,将继续推出临时措施支持珠宝生产。
马墉宜对行业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最艰难时期可能已过去。“除依赖美国市场的出口商外,整体经济将实现反弹。环球利率正逐步下调,各国政府也在鼓励消费。”
而戴比尔斯的Rowley预计,尽管存在关税问题,美国感恩节和圣诞节销售季仍将表现良好。
他指出;“美国本土有大量钻石库存。其他市场同样活跃,例如越南、韩国、阿联酋、巴林和沙特阿拉伯。总而言之,我对行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感到鼓舞。”
戴比尔斯还通过每年削减约1.3亿美元成本,精简业务并聚焦新战略,进一步强化钻石品类,从而实现了生产与业务的重组。
其新成立的抛光钻石部门协助客户在戴比尔斯体系内采购特定钻石,同时旗舰产品“渐变沙漠钻石”(Desert Diamonds)已在美国上市,近期更登陆中国市场。其珠宝品牌体系也完成重组:高端珠宝品牌戴比尔斯伦敦(De Beers London)在巴黎开设旗舰店,而Forevermark现已成为印度本土专属品牌。
Rowley说:“现时,我们在印度拥有约10家Forevermark门店,目标是在2030年前实现全国百家门店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