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初揭载于 《JNA亚洲珠宝》9/10 月号。
尽管面临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挑战以及高金价压力,中国黄金珠宝首饰业仍凭借硬足金首饰的崛起,展现出强劲韧性。
世界黄金协会(WGC)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王立新透露, 2025年中国金饰需求量与全球趋势一致下跌,但以价值计算,金饰消费却有所增长。
根据WGC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黄金需求趋势报告》,中国金饰需求同比下降20%,但按价值计算的需求有所增强,金饰消费同比上升13%至70亿美元。
中国珠宝市场以足金首饰为主。本地消费者购买金饰主要是自用,也看重这贵金属的传承和保值功能。这解释了为何在金价持续攀升及整体消费疲软的情况下,市场对金饰还是有一定的需求。
王立新说:“在高金价下,珠宝销售无可避免受压,不止是中国市场,这是全球市场共同面对的挑战。中国消费者并不是不买金饰,只是他们会在预算范围内,寻求更轻、更创新的产品。硬足金首饰正符合这一需求。”
创新的硬足金首饰以时尚的设计、精湛的工艺和更轻的单件重量,获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随着全新的官方行业标准出台,该标准明确定义了此品类,预计这将为中国珠宝市场开辟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WGC一直处于推广中国硬足金首饰的前沿,通过与领先的中国珠宝零售商合作,推出多项营销活动、推动硬足金首饰行业标准的实施,并参与国际活动,以触达更广泛的受众。
增长引擎
王立新表示,“硬足金”首饰是过去两年中国发展势头最快的金饰珠宝品类,这得益于其独特魅力和亲民价格,有望成为未来的重要增长引擎。
王立新说:“在2024年,硬足金占中国金饰整体销售的20%至25%,且份额占比正稳步上升,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
硬足金首饰采用先进技术如电铸和电镀工艺制作,款式更精致、更轻巧,同时更耐用、更抗磨损。
王立新解释道:“硬足金的优点是可以打造轻盈但视觉效果出众的珠宝,比如用2至3克黄金就足以打造看上去得体有份量的首饰,而传统的足金产品则可能要用一倍或以上的黄金,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随着金价上涨,硬足金的价格门槛相对较低,对年轻消费者更具吸引力。”
他还提到了硬足金首饰的丰富设计潜力。其硬度使设计师能够打造精致的珠宝,甚至在纯金上镶嵌宝石及其他材料,突破传统金饰设计的局限。目前,大多数硬足金首饰的重量在10克或以下,但他预计未来将出现更多造型更大、更显眼的设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适合特殊场合佩戴的选择。
光明前景
先进的机械生产、人工智慧驱动设计,还有传统工匠的精湛技艺,共同推进了中国珠宝制造和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硬足金首饰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硬足金首饰》行业标准已于5月1日生效,进一步提升了这一珠宝品类的增长前景。
新标准明确定义硬足金首饰的硬度不低于维氏硬度60HV、含金量至少990%。此外,生产过程必须遵守职业安全管理、化学品使用、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王立新表示,新行业标准的出台,为行业参与者、检测机构和消费者提供了明确指引和信心,有助于硬足金作为一个新品类被市场接受。
他解释道:“生产商和零售商现在能够正式按这个标准进行推广,为硬足金提供清晰且标准化的描述。同时,检测机构也可以根据这统一标准对金饰进行测试,并消除消费者对‘3D’和‘5G’等术语的困惑,这将有助于行业保持更可持续的增长。”
王立新看好硬足金首饰市场的增长潜力,并强调有效的营销策略、产品创新以及遵守行业标准,对促进硬足金首饰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志在环球
硬足金是源于中国的创新产品,现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印度和中东,这些地区传统上更偏好纯金珠宝。欧洲市场也存在增长潜力。
王立新说:“鉴于高金价对全球黄金珠宝销售带来挑战,硬足金首饰既轻巧、设计选择又丰富,我们相信这个品类将获国际市场青睐。”
他补充指,部分海外买家,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买家,已开始与中方制造商接洽并下单订购硬足金首饰。就连传统上对纯金首饰兴趣较小的市场,如今也对硬足金首饰的时尚设计甚感兴趣。
今年九月,硬足金展区首次落户环球盛事 | 九月香港珠宝首饰展览会,世界黄金协会将携手14家中国金饰生产商共同呈现最新款式的硬足金产品。
王立新说:“环球盛事 | 九月香港珠宝首饰展览会作为国际珠宝贸易展,是向全球市场推广硬足金首饰的理想平台。此次展示旨在吸引更多买家关注这个品类,同时,展示中国珠宝首饰厂商在生产硬足金饰品方面的专业技术水平,最终推动销售。”
他补充道,此次展示将启发海外买家,帮助他们理解这些创新产品的特色——更硬、更轻、更亮。
参与硬足金展区的参展商包括:深圳市瑞麒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深圳市翠绿首饰制造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黄金珠宝有限公司、深圳明丰珠宝有限公司、深圳市粤豪珠宝有限公司、深圳市缤纷国际珠宝有限公司、深圳市峰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明珠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深圳市冠华珠宝有限公司、香港潮尊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深圳市金玉福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深圳市甘露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深圳百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深圳市点金贵金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