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初揭载于 《JNA亚洲珠宝》3/4 月号。
由于金价飙升和经济不景气,消费者信心低迷, 2024年对于中国贵金属首饰市场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业内人士估计,疲软市况仍将持续至2025年,但黄金和铂金首饰行业在创新设计,贵金属的战略投资吸引力的推动下或有所改善。银饰业则继续面临市场需求放缓。
铂金的复苏
2024年年初至年底,黄金价格上涨超过26.5%,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高昂的黄金价格重燃起人们对铂金首饰的兴趣。世界铂金投资協会(WPIC)最新发布的《铂金季报》指出,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开始转向铂金,认为铂金是具有更高性价比的选择。
根据WPIC 2024年第三季度的研究,铂金首饰的需求预计将继续回升,走出2023年的低谷。2025年或将迎来第二个连续增长年,主要受益于美国和印度铂金首饰加工量的大幅增长。
值得留意的是,中国作为铂族金属的主要市场,其铂金首饰需求持续低迷,从2014年约200万金衡盎司的高峰,在2023年下跌了79%。这长期下滑的趋势持续至2024年,经济不确定性和疲弱的消费者信心依然是最大的阻力。
然而,报告指随着领先零售商补充库存,以及推出吸引不同消费群的创新产品(包括男装和中性设计),预计2025年中国铂金首饰加工量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复苏。
在2024年12月9日于深圳举行的中国铂族金属市场年会上,中国工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峰表示:“要推动需求就要靠产品的创新,让成品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因为铂金首饰在款式和设计方面落后于其他品类,企业需要在新品研发方面投入更多工作。”
在中国,铂金首饰常被视为舶来品,铂金首饰需要走“本土化”道路,以实现更大的发展,即企业必须加强以本地化故事进行营销。郑峰续说:“业界要深掘铂金的文化价值,找出铂金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同时又符合现代社会文化,以更贴近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虽然鉑金首饰需求疲软,但WPIC的报告称,中国对铂金条和铂金币的投资不断增长,与2023年比较,2024年对大规格投资铂金条(500克或以上)的需求上升了17%。
WPIC首席执行官Trevor Raymond表示,广州期货交易所(GFEX)即将于2025年初推出铂金和钯金期货合约,估计这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工业、首饰、汽车和投资领域对铂金的需求,因为铂金用家可以通过期货合约管理较低的价格风险。
黄金展韧性
尽管中国黄金投资需求呈上涨趋势,但黄金珠宝市场的需求则显著下跌,消费者会优先考虑投资多于购买奢侈品。
中国黄金协会(CGA)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黄金首饰消费总量为532.02吨,同比下跌24.69%。相比之下,金条和金币投资则上升24.54%至373.13吨。
CGA表示:“2024年,在黄金珠宝整体消费疲软、存货周转率下降的情况下,黄金珠宝企业及时调整了生产经营策略。他们推动产品创新,因此出现了古法金和‘国潮’风格等概念金饰。”
世界黄金协会(WGC)也观察到同样的黄金珠宝和投资趋势,并指2024年金价高企对中国市场黄金消费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WGC解释道:“一方面,金价表现强劲,叠加经济增长放缓,二者共同削弱了金饰消费者的购买力;但另一方面,在收益率下降、股市波动和本币走弱的情况下,黄金投资需求则得到提振。”
在12月10日于深圳举行的2024年中国国际黄金市场年会上,WGC首席执行官David Tait提到了硬纯金首饰凭借其富现代感的设计和实惠价格,获得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青睐,成为2024年中国黄金首饰行业的亮点。
Tait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新的硬纯金首饰行业标准,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正式执行。这将有助行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并以富现代美学和设计的首饰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他补充指黄金珠宝行业将依靠创新设计和技术来推动增长。
WGC首席市场策略师(北美)Joseph Cavatoni指出,美国的货币政策及其在地缘政治局势中的作用,将是影响2025年黄金市场的关键。
Cavatoni说:“美国的政治和行政政策将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这些政策将是影响全球黄金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而瑞银集团贵金属策略师Joni Teves表示,多元化资产战略和避险资金流动、各国央行的买盘,以及实体货品需求相对有弹性(即使在价格较高的情况下)都是黄金价格保持高企的原因。Teves还预计黄金将持续攀升,并会在2025年创下历史新高,预测平均每盎司2,800美元,年底目标为每盎司2,900美元。
Teves说:“我们不认为现时的黄金昂贵。虽然现在购买金饰很贵,但我们从历史中看到,消费者最终会适应更高的价格。”
白银维持低迷
根据世界白银协会(Silver Institute)及国际贵金属研究咨询公司Metals Focus的分析,随着消费者减少非必需品的支出,预计2025年中国对银饰品的需求将有所减弱。
然而,西方银饰销售可能仍将保持弹性,受益于消费者由价格主导的K金饰品转向购买银饰,以及品牌银饰的良好表现。
Metals Focus高级顾问尤永春向《JNA亚洲珠宝》透露:“中国对银饰的需求在过去十多年持续下滑,因为中国消费者日渐富裕,他们由银饰转向购买金饰。”
此外,中国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财富保值,这也导致他们更青睐金饰而非银饰,因为后者缺乏可比的转售价值。
尤永春指出,许多银饰公司以年轻消费者为主要目标客户群,经线上平台进行销售。他说:“这些消费者大多将银饰视为时尚配饰。他们通常看到喜欢的款式、适合的价格就会购买。他们并不太重视金属本身的质量。”
与黄金或铂金首饰行业不同,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对中国银饰需求的影响相对较小。中国在投资白银方面的风气也不炽热。
整体而言,似乎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能重振低迷的银饰需求,但注重创新设计对企业来说仍然至关重要。
尽管国内需求低迷,中国银饰制造商目前主要向美国和欧洲出口产品,同时在城乡、三四线城市,以及线上销售渠道寻找商机。